六月的靖宇縣景山鎮崇理村綠意盎然,木耳種植基地里工人們穿梭大棚采收木耳,晾曬區與包裝區井然有序。這簇簇黑亮的“小木耳”,正成為激活村集體經濟的“主引擎”。 為了實現農民致富增收,崇理村錨定棚室黑木耳產業,現有標準化大棚3棟960㎡,年產食用菌10萬袋,銷售額超30萬元,帶動村內800余人次就業,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25萬元。標志著崇理村以標準化種植為載體,構建起集體經濟發展的現代化產業支撐體系。 為突破技術瓶頸,在幫扶部門省農業農村廳的幫助下,組織60余名農戶參加黑木耳栽培技術培訓。培訓覆蓋選址、建棚、菌種選育到出芽管理全鏈條,專業技術人員現場示范指導,讓農戶從“門外漢”變身“土專家”,為產業發展筑牢人才根基。 通過擴大種植規模,引進優質菌種與技術,打造“崇理大叔”品牌,提升經濟價值,串聯起種植、采收、加工、銷售等就業崗位,形成“產業帶就業、就業促增收”的良性循環。同時,拓展電商、商超等銷售渠道,讓“崇理木耳”走向更廣闊市場。 夏日菌棚里,黑木耳在晨露中舒展。這方寸之間的“黑色產業”,正以蓬勃生機為崇理村注入鄉村振興新活力。在村民攜手奮斗下,小木耳將結出更豐碩成果,推動集體經濟“主引擎”轟鳴向前,駛向產業興旺、村民富裕的未來。 初審:郭小宇 復審:韓鐵英 終審:曹夢南 |